为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能力,为2025年秋季学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授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2025年6月25日,在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104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卢刚博士做题为《理解“五个共同”,读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吴庆华博士、教授主持,副院长覃康聪副教授、学院全体教研室主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会。

卢刚书记围绕“五个共同”探讨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贡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论断,为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提供了新视角。中华民族历史观不仅关照历史,更指向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卢刚书记以长城为例,介绍了各民族的农耕与游牧生产方式对王朝疆域变迁的影响,讲清了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的逻辑。他以“五胡入华”和岳飞与金朝的对立统一为例,指明了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启示。卢刚书记介绍了二十四史的记录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书写的连续性,即使国灭,史书仍被保留。他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角度,介绍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讲清了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的逻辑。卢刚书记剖析了唐宫夜宴展现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元素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民族融合特征等,指明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启示。卢刚书记以岳飞作为抵抗英雄的跨族群认同和抗日战争中的民族团结的案例分析,讲明了各民族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最后,又从当代边疆守护者的牺牲与奉献角度,指出为祖国边疆奉献生命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讲座结束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教师就课程建设以及以赛促教等问题与卢刚书记进行交流与讨论。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卢刚书记的讲座使我院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也更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